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时间:2024-02-18 13:45:45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四篇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感受并欣赏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子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为主)

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文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作者以及课文知识了解了什么?说一说(简介作者)

2、激疑审题:天堂指什么?它是怎样的?(美的、充满欢乐的)

3、课文里的鸟的天堂是写的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体会鸟的天堂静态美和动态美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

4.主动探究,悟环保。

(三)综合实践,练能力。

鸟的天堂含有一种脭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如今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如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一游呢?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词设计者,你能否根据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设计出不同人群的导游解说词呢?

写作背景:

情景一:一群来自广东南方旅行社的游客,来到了鸟的天堂,面对着这些榕树比较熟悉的游客,你开始讲解

情景二:一天,旅行社安排你接待一个由东北人组成的旅游团。他们中的人大多数是第一次见到榕树,你该如何向他们介绍鸟的天堂?

情景三:国际旅行团带来了一个由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外宾组成的旅游团,他们多数人是第一次到中国,你准别怎样讲解?

2.请学生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情景设计导游词。

注:

(1)解说词能针对不同的游设计,繁简适度;

(2)导游讲解态度和蔼、亲切、落落大方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并建立环保意识。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神奇,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我们组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线,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沉与动的欢畅。

王宇平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具有跳跃性,总体来说这一课上得比较有特色。

一、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入情入境。

新课标倡导“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王老师遵照这一新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颇具匠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乐激情”的方式,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以《百鸟朝凤》的音乐引入课文的手段,创设美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无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鸟朝凤》来烘托群鸟欢跃的热烈气氛。最后以《回家》这首曲子结束课文,启发学生静静地深思:鸟儿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家,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建立一个安宁快乐的家。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怡然美,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采用“活动寓情”的方式,寓教于乐。

新课标提倡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的全新教学模式。王老师尝试这一模式,不仅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创设情景,还将绘画也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如在研究榕树根部的教学时,眺望老师就创设了让学生在图上补画气根的活动。又如,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群鸟欢愉的场面时,设计让学生将课前画的自己喜欢的小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贴在大榕树上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亲和美,同时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用“畅谈抒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王老师抓住了在人们讲求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义的特点,为了让环保观念深置于学生的思想,他不仅让学生明白这鸟的天堂是当地群众精心保护的成就,而且为了树立从小重视环保的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鸟儿没有家和由于人类注重环境保护,鸟儿又有了理想的栖息之地的资料,为课文扩大了人文性外延。让学生通过畅谈环保 ……此处隐藏1276个字……>2.同样是榕树,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描述。同学们,课前,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榕树的精彩片段?请同座交流一下。

3.假如你是第一只飞到这儿的鸟儿,将怎样用几句话描绘它的美,以吸引同伴们到此安居?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可以用课前收集到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4.全班交流。

相机:课件

在你们美妙文笔的召唤中,一只鸟儿飞来了,一群鸟儿飞来了,千万只鸟儿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齐读)——鸟的天堂。

(五):文学巨匠巴金爷爷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呢?我们明天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板书设计(含第二课时):

25鸟的天堂

次数时间景物特点观察顺序写法

一(1——9)黄昏榕树茂盛、生机勃勃由远及近静态

二(10—13)早上鸟儿多、欢快由面至点动态

(:14)“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12、13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3.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难点:

1. 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 认识“鸟的天堂”,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 作者简介。

2. 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 检查反馈。

(1) 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 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 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 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 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 检查反馈。

四、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 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说说想到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哪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翠绿的颜色……”一句。)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 尝试有感情朗读。

(2) 朗读指导。

(3) 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设计说明: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简化分段,强调理清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12、13自然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3. 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 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②理解“我注意地看着……第三只又飞走了。”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有感情朗读句子。

3.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二、 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第二段,完成书面作业。

作业:

第一段和第二段描写的是同一个地方的景象,两段的不同之处在于①观察的时间;②主要的景物;③景物的特点;④描写的方法。

上述要素之间的联系在于:

2. 小组交流、讨论。

3. 课堂交流。

三、 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 置疑。

2. 介绍“鸟的天堂”,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设计说明: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作业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的深入思考;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写作方法与事物特点之间的关系,渗透内容决定形式的思想。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作业:(先独立尝试,后小组讨论)

第一段和第二段描写的是同一个地方的景象,两段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观察的时间:第一段 傍 晚 第二段

②主要的景物:第一段 第二段

③景物的特点:第一段 第二段

④描写的方法:第一段 静态描写 第二段

以上要素之间的联系在于:

① 例:傍晚,鸟休息了,所以描写榕树的静态。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